凡人点滴 筑起防“疫”墙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防疫大战迅速铺开。凡人防墙今天要说的点滴,是筑起一群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疫是凡人防墙雅安市中医医院的医生、护士、点滴工作人员。筑起
疫情发生前,疫他们和我们一样,凡人防墙计划着这个春节要去什么地方游玩,点滴和我们一样,筑起期盼着假期里能有短暂的疫休息。
疫情发生后,凡人防墙我们为了和病毒“隔离”待在家里,点滴他们,却逆向而行,站到了防疫第一线上。
杨琳和李林平在工作
故事一:夫妻过年不在家
杨琳是骨三科的一位护士,她的丈夫叫张登汝,在医院彩超室工作。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五岁,一个三岁。
因为工作性质,夫妻俩同时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今年过年“运气不错”,杨琳和张登汝的休息时间终于有几天凑到了一块儿。
两人早先计划好,今年过年约上几个朋友,带上两个孩子去重庆好好玩几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的计划,不但不能外出,甚至连过年原本的休息也没有了。
大年三十,杨琳值班,大年初一张登汝值班,杨琳待岗。
有一天早上,小女儿醒来找妈妈,发现妈妈不在,“哇”的一声哭起来。张登汝匆匆安慰了女儿几句也前往医院。
“我们这样的工作性质,父母早已经习惯了,也很支持。可是女儿们还小,她们总是想着要是爸爸妈妈可以多陪我们一下就好了。”杨琳说。
其实,像杨琳和张登汝这样暂时与年幼的子女离别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子女尚小,却不能时刻陪伴在身边的遗憾不能说没有,但与此同时,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又让他们不得不如此。
“短暂的别离是为了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疫情终将被战胜,以后还有机会和女儿们一起出游的。”杨琳笑着说。
护士长王小帆为骨三科护士们讲解培训
骨三科主动请战
月子里的杨建霞请战
故事二:最简单的一个生日
“凉拌鸡,香肠,一个汤,还有一个炒的什么蔬菜我忘了。”到今天,骨三科护士长王小帆已经不太记得清生日那天家里是怎么给她准备的了。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也是王小帆36岁的生日。
从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那天起,王小帆就一直在医院忙碌着。大年初一那一天,王小帆正忙着给住院病人和病人家属们发放医院熬制的“大锅汤”。
“喝了这个,能增强免疫力,不容易感冒,病毒也相对难入侵一些。”王小帆说。
因为疫情的缘故,王小帆一早就打消了和家人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念头,11岁的大儿子也早早跟着爷爷奶奶回了老家,家里只剩下丈夫、八个月大的小女儿以及王小帆的母亲。
“今年生日就特别简单,我妈随便做了几个菜,买了一个蛋糕意思了一下。”王小帆说。
这些天,白天王小帆都在工作岗位上,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女儿。
“累确实累,但是现在我必须坚持下去。”
王小帆说,家人就是她坚强的后盾,有了家人的支持,她才能守护更多家庭。
王小帆现在还是哺乳期,也提交了上前线的请战书。
驾驶班部分人员
故事三:做后勤保障的一群人
疫情防控需要什么?
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
如果要背,相信每个人都能背出一大堆来。可是,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这就要提到物资储备小组和驾驶班。
医院物资储备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流程,积极联系厂家保障临床使用,特别是口罩、防护服等。为开源节流,制定了医护用品的管护措施,根据科室职能不同分为一类科室、二类科室、三类科室,发放医疗物质有所侧重。如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预检分诊呼吸科为一类科室,行政后勤为三类科室。
王建文是医院驾驶班的班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四个轮子跑起来总是要比两条腿要快。平时两班轮换的驾驶班在这个时期全员待命了。
两辆救护车一辆接转运病人,另一辆则作为疫情防控使用。给市民们送“大锅汤”,运送防疫医疗物质的重任全都落在驾驶班身上。
驾驶班的成员们从大年三十开始,只休息了半天,一直连轴转。
“我们其实就是一个后勤保障作用,我们动起来了,防疫物资才能跟上,防疫工作才能做得更扎实。”王建文说。
其实在市中医医院,这样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
大年三十,骨三科所有的医务人员全员到岗,他们当中,不乏带病坚持的人。科室李林平大年三十、初一值班至今日都坚持在岗位上、科室另一位医生曾希林也是带病坚持工作。
面对疫情,他们主动请战,就连刚生了小孩还在坐月子的杨建霞也找到护士长王小帆说自己也要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来。
这些“平凡”医务者眼中“平凡”的小事,却为雅安人民构筑起了一道疫情防线,守护了千万家庭,这是最大的依托,也是人生最高的信任和荣誉。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