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伟:温和、审慎地鼓励陶业创新
【建材网】今年以来,申长慎地国内外几次大型的伟温行业会展展示出许多令人们眼前一亮的产品,诸如木纹、和审仿石材等产品潮流皆在此列。鼓励就产品本身而言,陶业木地板、创新石材都不是申长慎地什么刚刚亮相的新贵,在过去的伟温时间里,这些产品还曾因功用性相近而与陶瓷砖处于竞争态势。和审然而随着技术的鼓励发展,其设计风格一经引入,陶业遂迸发出人们始料不及的创新新体验,而木纹、申长慎地仿石材亦随之成为新潮流。伟温
于此同时,和审笔者想起了去年风头正盛的微晶石。微晶石在烧制工艺与产品类型等方面都与过去的产品截然不同,在这种产品诞生之前,消费者无法想象其存在,在这种产品诞生之后,依然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培育才能为消费者接受。然而木纹、仿石材却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并非横空出世,而是跨界式的吸收灵感,使得其它产品风格能够为我所用。微晶石产品展现的是技术、工艺到概念的硬创新,后两者却只是凭借技术的进步(如喷墨)所进行的“挪用”。前者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产品类型,后者则为人们揭示现有技术条件能够怎样重构人们对于产品的想象。
反观市场方面,木纹、仿石材等产品,似乎更快地为消费者所接受。论工艺,它们只是基于釉面砖的一次改良;论风格,它们则是植根于木地板、石材产品的一次跨界。甚至在产品定位方面,它们亦完全可以在中、高甚至低端市场上游刃有余。这些,或许正是出世之初即锁定高端市场的微晶石所难以解决的。
微晶石的创新成本似乎要高出许多。不仅仅因为工艺从诞生到成熟所付出的代价,更因为企业决策者在将其推向市场时需要面对的品牌包装投入。原本,微晶石是追求市场差异化的谋变之举,问题在于:当人们已经适应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结构时,说服其接受新的类型需要多大的投入与努力?毕竟,差异化某种程度上是生产者方面的考虑,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多时候则是在被动接受当前的产品图景。
两种类型产品的比对,实际上是为说明一个问题——亦即,在追求市场差异化与确保市场接受度需要兼顾的时候,创新当如何实现?
创新并非什么新的字眼。曾几何时,当人们努力改变“中国制造”留给世人的印象时,创新便成为企业挟之以自重的尊崇旗号。与创新相比,复制、模仿似乎成为了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更因其常常与“侵权”如影随形,更成为人人喊打的“李鬼”。
侵权固然不值得提倡,然而创新的边际有时更需要人们重新审视。反观其它国家,美国刚建国时,曾被英国的发明家、作家们视为一块充斥着知识盗版的大陆;德国货在欧洲大陆上也一度遭遇过类似于当前国货的尴尬;日本号称工业设计独步冠绝,其实也并不擅长自开天地,而只是善于把已有的工艺做到较好……
工业生产不比艺术创作,相对于异想天开的灵感,它更需要的是审慎、严谨的态度。创新的边际常常是模糊的,许多时候人们为之眼前一亮的产品,不过是经过了精巧的重构。尤其在行进每一步都得担当沉重市场风险的沉重制造业,鼓励创新,更应该以一种温和、审慎的态度行进。